本能 Instinct 2 CITY BOY外表下的硬核实力派
受惠于各国政府支持,太阳能及风能行业发展迅速。
在燃煤污染控制方面,北京将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将现有燃煤设施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17日参加市人代会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时透露,未来5年,北京的污染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减排项目已经由过去的两项增至四项。
据悉,近5年来,北京采取上百项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使二氧化硫削减37.82%,减幅位居全国之首。截至2010年底,北京已经淘汰15万多辆黄标车,力争在今后5年,淘汰40万辆老旧机动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4.86%,削减幅度居全国第四。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10%左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北京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将继续推进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减排,同时将把氨氮、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加以落实和完成,而机动车尾气排放将是治理氮氧化物的重点。
北京市将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减排指标。据杜少中介绍,污染减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24.6%。
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2006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对不符合要求的813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等决定,涉及投资2.9万多亿元,给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防火墙。13日从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时期,我国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09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29%,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7%。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环保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各级环保部门共组织排查11.8万个建设项目,发现问题1.6万个,已整改10400多个
我国还将积极完善有利于减排的政策机制。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说。全面启动县县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开展农业源污染减排工程建设。
对位于饮用水源地附近、江河两岸、人口密集地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石化项目,要特别慎重审批。研究出台非电行业脱硫、火电行业脱硝电价优惠政策,适度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和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和地区减排财政补贴激励机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兼并重组。对钢铁行业建设项目,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开展机动车排污费试点。出台鼓励农业源污染防治的经济政策,研究制定促进有机肥使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农产品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周生贤表示,我国还将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并严格执行造纸、纺织、皮革、化工等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国家下达的落后产能关停计划。
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切实加强电厂脱硝,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深入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化工行业氨氮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等关键技术。对水电行业建设项目严把环评关。集中开展沿江沿河沿湖化工企业综合整治,全力遏制化工行业环境事件高发势头。切实加强环境监管,确保已建成污染治理设施有效稳定运行。突出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和管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13日从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已经确定,同2010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要下降1.5%。同时,我国将深化建设项目环评。
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考虑到十二五开局各地的投资冲动高涨,国际经济日趋回暖,以及需要时间部署新增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对化工石化类项目,坚持规划环评先行,优化项目布局,明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要求。据介绍,今年我国将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据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制剂生产商诺维信全球副总裁托马斯纳奇表示,目前,中国第二代生物燃料在国家支持和业界努力下,已经获得技术和商业领域的突破,中粮集团、中石化集团以及诺维信公司三方合作的纤维素乙醇商业化项目正在迅速推进,将在未来2~3年内实现量产。燃料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在专用的乙醇发动机中使用,又可按一定的比例与汽油混合,在不对原汽油发动机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直接使用。这也是在墨西哥漏油事件之后,生物柴油更加受到全球各国重视的原因之一。生物柴油(Biodiesel)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可大大减轻意外泄漏时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含醇汽油可减少汽油消耗量,增加燃料的含氧量,使燃烧更充分,降低燃烧中的CO等污染物的排放。
它不是一般的酒精,而是它的深加工产品。在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燃料乙醇已得到初步的普及,燃料乙醇在中国也开始有计划地发展。
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
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2010年底,柴油荒问题将生物燃料推上风口浪尖,或将成为救世主,挽救传统能源于危难之间,生物柴油怎成为此时最被看好的替代品。2010年底,国家正式颁布生物柴油B5标准并加以实施,为我国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使得将生物柴油添加到石化柴油中销售和使用成为有法可依。近几年,河南天冠、山东龙力开始进入纤维素乙醇这个领域,中石油在这方面也有动作,一些国际巨头像杜邦和杰能科也开始在中国布局,再加上中粮、中石化和诺维信,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说明第二代生物燃料在中国有很好的前景。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对生物柴油的发展,随着各项政策的到位,生物柴油的生产规模必然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后,行业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改进,成本也会随之降低,生物柴油未来几年的前景会越来越好。2009年,中国已经跃居全球石油消耗量第二大国,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对能源的消耗速度,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已迫在眉睫。
除生物柴油外,燃料乙醇也是当今世界重点研究开发的清洁能源项目之一。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
乙醇俗称酒精,它以玉米、小麦、薯类、糖蜜或植物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将乙醇进一步脱水再经过不同形式的变性处理后成为变性燃料乙醇。燃料乙醇也就是用粮食或植物生产的可加入汽油中的品质改善剂。